锂业“巨头”崛起:天齐锂业5年营收增10倍

时间:2017-10-12 03:57:35  阅读:9125+ 出处:新浪科技 作者:伍宇娟 责任编辑:伍宇娟

  文/董冬

  提起锂业巨头,人们首先会想到美国雅保,而往往忽视掉国内公司。直至看到天齐锂业的财务数据,才会猛然意识到,公司现已成长如斯。

  3月28日,天齐锂业发布2016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09.15%;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510.03%。

  与同期各家国际锂业公司营收相比,天齐锂业营收全部来自于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且从营收规模上看,天齐锂业已经全面超越曾经的国际锂业巨头。

  时间倒回5年前,彼时的天齐锂业营收不过4亿,利润也只有几千万。那么又是什么使得曾经的西部县城民营企业,在短短几年成长为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世界级公司?

  外部环境的配合,以及企业适时扩张,缺一不可。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爆量”的背景下,动力电池需求大增,直接带动了上游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从2015年10月开始,碳酸锂价格一路走高,行业景气度达到近二十几年最好水平。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也表示,“公司对新能源行业将出现快速增长早有判断,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如对射洪基地升级,以及收购银河锂业和技改扩产。在需求爆发的节点上,公司拥有了与之匹配的产量和质量。”

  “巨头”养成

  天齐锂业的崛起,始于2013年对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的收购。

  彼时,蒋卫平便认识到,如果国内企业没有自己掌控锂矿资源,那么后期仍只是“代工”的角色。

  2014年,天齐锂业再次收购了张家港银河锂业100%的股权,当时该公司已拥有170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的设计产能,但并未连续生产。连续的收购,投入相应增加,所以公司2013年、2014年财务数据并不算“显眼”。

  但是,从2015年10月开始,国内碳酸锂出现跳涨行情,并从6万元/吨附近,一路涨至15万元/吨。

  “2013年收购泰利森51%股权,奠定了公司发展的资源基础,2016年张家港工厂自建厂来首次连续生产,迅速形成了有效产能,在市场爆发的时候实现了产能的释放,将资源、产能优势转换为经营利润。”蒋卫平介绍称。

  于是,便出现了天齐锂业2016年业绩暴增的一幕。

  相关数据显示,天齐锂业去年锂矿、锂化工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2.57%、74.38%,其中锂化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36.76个百分点。

  蒋卫平犹如操盘手般精准的“建仓”动作,成为了公司业绩爆发的关键,而如此敏锐的行业嗅觉,则来自于其多年的行业积累。

  不容忽视的是,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经营业绩无疑会造成巨大影响,那么如果未来碳酸锂价格出现下跌,天齐锂业又将如何应对?2017年还能否保持如此高的利润水平?

  “公司曾与多家国际汽车厂家沟通,大家几乎一致认为,锂电池在未来10年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小,行业的高景气度也将得到延续,预计2017年碳酸锂将保持在高位稳定状态,跌到三四万,或者是涨到几十万的可能性都很小。”蒋卫平说道。

  市场价格也印证了上述判断,碳酸锂在2016年冲高至18万元/吨后,目前仍维持在13万元/吨附近。

  天齐锂业年报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40亿至4.20亿之间,同比增长19.59%-47.73%

  “价格驱动因素,我们之前很少去考虑,主要还是从需求增长的角度出发。未来,动力电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具备资源禀赋的企业优势将更加突出,所以公司决定扩产,同时对产品结构升级”,蒋卫平认为。

  目前,天齐锂业生产基地包括拥有10500吨/年碳酸锂、5000吨/年氢氧化锂产能的射洪,以及17000吨/年碳酸锂产能的张家港基地,同时还包括澳大利亚在建的2.4万吨/年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

  “今年公司将争取完成张家港基地的回转窑改造项目,加强与射洪基地的协同,彻底解决产能瓶颈,预计产能提升空间在40%左右”,蒋卫平介绍称。

  当谈及澳洲2.4万吨氢氧化锂项目时,蒋卫平显得十分兴奋,“澳洲工厂就是瞄着海外高端用户去的,项目建设前,我们都是按照最保守价格去进行投资测算,整个项目的风险很小,我们希望能踏实的将此项目做好,让预期收益变成现实”。

  值得的是,澳洲项目的投资金额,要明显高于国内其他企业同期宣布的氢氧化锂项目,这又是为何?

  据了解,由于氢氧化锂易吸收水分,必须采用全自动、全封闭式的生产线,必须完全按照国际主流使用者的要求建设,而且这个项目得到了下游客户的反复论证,市场反应非常好。

  “该项目是从回转窑、酸化窑等最前端开始建设,而不是仅建设后端成品生产车间。装备的先进性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整个能源综合利用还有环保安全方面,应该都是排名世界领先的。我们之前在雅安有个厂区生产氢氧化锂,建造成本很低,但是品质完全满足不了目前高端客户的需求,而澳洲的这生产线是以建造国际一流电池配套材料工厂的基准进行设计建造,能充分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磁性物质的全流程管控,普通化工厂与之从根本上不具有可比性”,蒋卫平表示。

  据他介绍,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其后期运营成本会大幅降低,“项目周边电力、天然气,以及硫酸等辅料供应充足,物流和制造成本较低,同时澳洲出口产品税率为零,也有利于降低公司税务成本。”

  海外“拓荒”

  任何商品价格的波动,都离不开供需关系,锂电同样也不例外。

  回顾近两年产业链发展会十分清晰地看到,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带来的“增量”,尤其是在2015年,充电电池对锂产品的消费量占比,首次超过了玻璃陶瓷。

  于是行业迅速升温,诸多“外行”公司集中跨界涌入到锂电产业链,涉足领域除了上游的锂化工产品,还包括中游电池组装和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

  此外,国内还启动了“骗补”调查,同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作出调整。那么上述因素,又是否会对行业带来冲击?

  “上下游扩产项目层出不穷,行业无序发展致使低端产能过剩、技术积淀落后,市场竞争随之加剧。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地,以及骗补等乱象得到遏制,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步入平稳有序的快速发展阶段。”蒋卫平评价道。

  正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高端产品才显得弥足珍贵。

  蒋卫平便指出,行业内各种形式的整合已是必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后,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将愈发明显,“随着国家对电池能量密度等要求的提升,低端产能退出市场是必然,高端产能仍将供不应求。”

  需要指出的是,锂电行业特点,也决定了上游产能难以迅速释放。

  据了解,国内主要以矿石提锂、盐湖提锂技术为主,其中盐湖生产受季节性制约明显,产能无法持续释放。而矿石提锂则对矿石品位具备较高要求,新建产能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建设完成后,相关设备也需要一段时间调试,初期很难达到满负荷生产。

  “实际上,世界上锂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只有盐湖、锂辉石矿,同时产品质量与资源禀赋关系很大,动力电池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上游原材料质量的把控随之上升。所以,具备经济开采价值的高品质锂矿仍然稀缺。”蒋卫平表示。

  若从上述角度来看,天齐锂业无疑具备明显的优势。泰利森拥有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目前世界上在存储规模和品质上均遥遥领先的固体锂辉石矿,开采成本也要远远低于其他锂矿。不管市场如何变化,这部分优势很难消失。

  “此前公司主要是‘资源+加工’,但是今年公司将建立研究院,加强与世界先进科研单位在新产品、新工艺领域的合作,使技术成为公司发展的第三要素,以此转变为‘资源+技术+加工’型企业”,蒋卫平介绍道。

  另据了解,仅从矿石提锂技术来看,目前天齐锂业所掌握的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公司采取的“定制化”形式,可以及时获得客户反馈意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客户粘性。

  实际上,天齐锂业的目光,早已经不局限于国内。

  在蒋卫平看来,目前公司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国际化,“公司的竞争对手在国外,把公司从一个县城起步的民营企业打造成国际化公司,不仅仅只是看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还要注重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国际尖端科技人才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实力。”

  天齐锂业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来自国外的营收为3.79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的9.7%,海外业务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现在所能看到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澳洲2.4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以及泰利森的134万吨锂精矿扩产项目。

  蒋卫平表示,我们计划将澳洲项目打造成全球首个全自动矿石提锂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的旗舰工厂,树立起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口碑,以此帮助公司进入全球主流锂电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实现成为“以锂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国际领导者”的愿景。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