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这个词贯穿了中国车圈整个2018年,基本上有车企发布新品,都想着往这个词上去蹭点热度。那什么才是“汽车消费升级”,或者说,什么才是符合中国汽车消费观的消费升级?教授也经常要在后台回复众多网友选车时的疑问,谁都希望自己的爱车有更多升级,更符合需求,那实际呢?教授今天就想谈谈这件事。
对于国内SUV市场持续高烧不退的情况,教授看到过这样一种观点:花同样的钱,为何不选个大的?一开始我也嗤之以鼻,但带入消费者的心态稍微想想,太有道理了!谁的钱不难挣,空间是最直观的体验,把空间做大的才有让消费者掏钱的资本。从轿车老三样到追求空间大,这就是一种“消费升级”,朴实简单还不用多掏钱,完全从基本需求出发,所以SUV成功了。先别急着杠,配置设计动力那些,实际上又是另一种消费升级了。
连着两张马自达CX-4,这并不是教授在搞植入,而是CX-4这个例子太有代表性了,想想哈:有个性,有配置,有操控,有回头率,顶配20万,还是SUV,再加上遇上了“年轻化市场”的好时候。都帮你“升级”了那么多了,结果呢,目前月销5000辆封顶。相信大家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杠我,但教授想表达的态度是: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除了做加法,还得会“平衡”。能在中国市场混的车企,无疑都是个中行家。
加上简单总结一下,多数消费者的购车心态,说的不好,各位轻喷:
1.先衡量手里有多少钱
2.再结合自己的核心需求(例如:空间大)列出一个备选产品框架
3.再看满足核心需求之余谁的加法做的多(设计帅,配置高,销售口才好······)
4.看是“随心而动”(此时产品占上风),还是“向钱看”(口袋厚度决定产品高度)
多简单,车企负责升级,消费者负责平衡。
在国内,50万以内都可以视作“消费级”市场,在这个范围内,按价格区间匹配下,跟着月销量排名买车,出不了大问题。还可以下卖得好的那波,它们一般是不会把“消费升级”挂在嘴边上的。
“买好车”的准确说法是——买到你预算内最优秀的产品。笔者帮别人推荐汽车产品,第一句话总是:我先帮你缩小下范围,选几个优秀的出来。至于谁是最优秀的,麻烦你自己在脑海里“升级”去吧。而这些销量大头们,它们做的都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解决方案,如果想不明白,买我不会错。就像有些新车吧,概念套了一大堆,销售培训会能开一周,让销售把这一周的精华灌输给客户,教授觉得也是有些难度。
往往当你想着购车时要“消费升级”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车企销售培训中的频道,有些看到了,有些就会忽略掉。你觉得升级了,其实是车企已经帮你平衡好了。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卖得好的产品就能满足他们绝大部分要求,笔者自己都不敢说自己特别懂车,选车就够难了,还想着“消费升级”?这题超纲了!
在编辑之前,笔者做过市场咨询。在大数据+合理的数据模型下,要精准识别一批消费人群并不难。车企在打造产品的时候,都已经把它所定位的市场人群想要的“升级”调查的明明白白。剩下的,更多是销售技巧和购车心态的博弈。
再小众的设计,都是要为“小众中的大众”所服务的,研发周期和成本不是为车卖不出内环路而服务的,对待每款汽车产品都应该理性一些,你在吐槽的时候,已经有人下手了。能让自己的观点影响更多人是大师,能把自己观点输出给更多人还能让人掏钱买单,这就是车企的设计师了。网上那么多人会因为某款车对喷,很简单——“思想是无法消灭的”。消费升级也是如此,它和你花多少钱无关,也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概念,你觉得这钱花的没亏,那就值了。车企知道你想要的,但决定升不升级的,还是自己。
挣钱不容易,买车更应该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车企给出更好的产品,买车的把钱花的最值。这还不算一种升级吗?选车时看概念,买车时还是要看钱包的。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